..
一人独角兽|One Person Unicorn
最近有很多概念
- 超级个体
- Solopreneur
- 一人独角兽
这些词汇,都只是用不同视角去形容一件事情,一个人借用 AI 可以实现曾经需要 100-1000 个人的事情。事情有复杂度,做一部电影很难,做一个3A游戏很难,创造一个年入$100M的产品很难,就像曾经一个人去影响100M人也很难一样。
其实这样的类似的事情一直在发生,尤其在过去10年最蓬勃发展的 online content 行业
- Social Media 给了 influencers 通过内容去影响巨大量人的可能性
- Onlyfans 给了 creators 直接通过内容取得巨额收入的可能性
如果写一个产品就像拍短视频一样简单,那么最有想象力的人也一定可以借此获得大量的收益
关键变量
个体无限强大的关键变量有这么几个
- AI成本极限下降:AI服务像网络服务、社交媒体一样趋近于🆓(我真的觉得高速无线网络带给我的震撼不亚于今天的互联网,这可能对没有经历过拨号上网的年轻人没有感受)
我的判断:100% 发生
- 优化分配机制:一个人不需要什么钱。目前的资本逻辑是,创始人融资(多轮),事情做起来,创始人、合伙人、早期员工、投资人承担了最早的风险,永远绝对的分配权,最终获取主要回报。但这个效率,不适合 one-person unicorn,因为没有那么多人要分钱,要合作的人都是类似 agent,或者是能给业务直接带来巨大回报的另一个 one-person unicorn。因此
- 股期权:时间、风险换回报的交易模式(画大饼 to 做大蛋糕),意义不大
- agent(无论是人还是 AI agent):都一定是结现金,不太能用股权等价物来交易
- 另一个 unicorn:要直接分享业务回报,类似分红
我的判断:需要整个商业生态的演化,周期会比较长,但供需两端最灵活的行业会改的效率最快
- 启动资金:虽然AI成本无限下降,1个人开始干也不太贵,但总得有个 kick off money。有点像早期很轻量级时代的 YC,找到合适的条件,筛选出一群人,每个人给 20-50万 人民币,占分红权
我的判断:需要有人搞起来,也是一种新的“改革开放”
当然,这些模式还不适合生产制造、消费、重资产等行业,但我觉得上述这种适合 one-person 的行业产出的服务会改造左右行业的分配模式,就像互联网内容对各行各业的影响一样。
是否、如何成为?
是否:不BB,一定要积极拥抱,这个未来很明确,有创造力、执行力的个体未来创造的价值和影响太大了。只要对自己能力有信心,坚定地去做。
如何:不要“方法论”,这东西一点用都没有,要对一个行业、对一种技能的深层次认知。
- 行业认知:要知道行业的现状、主要玩家、上下游利益分配关系、技术/文化/政策对行业产生的最大变量,进而去适应变化。(而不是简单的客单价,供应商列表等)
- 技能认知:以开发为例,Web 系统在 PC, Mobile, VR 等多种设备中的定位是什么,它相比于其他应用形式的优缺点,以及未来 Web 是会更多需求还是更少?(而不是开发框架,代码实现细节等)
打个赌
我感觉 one-person unicorn by 2028
年就会出现一个